1981年底,由印制管理局組織,時任印制局科技處處長的朱純德率考察小組赴加拿大、美國訪問。據朱純德夫人鄒建軍回憶,考察小組承擔的任務主要有三項:一是考察不限量發行的金幣的具體情況,提供中國發行這一幣種的可行性分析;二是盡可能了解加拿大、美國相關的造幣技術;三是了解、尋找能銷售這種金幣的信譽高的銷售渠道和經銷商。當時的視察組成員還有上海造幣廠總工程師嚴陽生,以及負責聯絡和翻譯工作的蔡明信。臨行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耿道明親自找朱純德談話,向他提出了前文所述的三項任務及若干紀律要求。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造幣行業首次訪問加、美,更是對中國金幣工作發展起到促進效果的一次考察。
據朱純德在相關文章中回憶,這次考察先后造訪了加拿大皇家造幣廠的渥太華造幣廠和溫尼伯新國家造幣廠,以及美國的美國通用(商業)公司及紐約地區最大的錢幣商M.T.B銀行?疾煺{研回國后,朱純德率領的考察小組立即向印制局、總行領導作了詳細的匯報。經仔細分析研究確定:1.加拿大楓葉幣的發行、銷售是成功的(當時已達到20萬-30萬盎司的年銷量),可借鑒;2.中國如發行這種普制(投資)金幣,在美國是有很大市場銷售空間的,有可行性;3.中國的普制金幣如發行,其成色采用99.9,不用南非的91.6成色,重量標示為純金的盎司數, 與國際金價的計重單位一致,便于銷售和計價,而不用克或兩計量。產品質量為普通質量的中國標準;4.幣面主體圖案使用中國的大熊貓。這種普制(投資)金幣的另一面,則使用中國古典建筑。
眾所周知,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珍貴動物,它之所以廣為世人所喜愛,不僅在于它有“活化石”的美譽,更由于它憨態可掬、稚趣盎然。長期以來,大熊貓的形象不但活躍在各類藝術形式的作品中,還通過中外的交往,給世界人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贏得了“友好使者”的美譽。中國的普制(投資)金幣選用它作為主圖案,確實有相當的代表性和深遠寓意。
印制局楊秉超局長研究后,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同意,1982年初,研究試制“熊貓”金幣的任務正式下達到了上海造幣廠,同時要求上海造幣廠做好設備、技術等各項生產的準備。但當時中國造幣行業所面臨的現實情況是:造幣企業以生產鋁合金分幣為主,其現有的設備并不具備生產金幣的條件。雖然已積累了生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等紀念金幣的經驗,但由于前幾套金幣的產量都較小,且又非高純成色。而“熊貓”金幣不僅生產量大,而且純度和成色的要求也很高。不僅需要先進的熔、軋、沖、壓設備,而且還需要精確的稱量設備——這些設備在加拿大皇家造幣廠已不是問題,但中國卻缺少這些先進的生產設備,因此,“熊貓”金幣的發行面對的是一個系統工程。在改革開放初期沒有大量資金投入、發行時間又極為緊迫的情況下,要順利完成這項任務,困難可想而知。
在這種情況下,印制局領導首先組織科技處、生產處、經銷處進行工作分工,然后發動上海造幣廠,依靠強大的組織力量,號召技術人員和車間工人自力更生,群策群力,從熔化、軋片、沖餅、滾邊、清洗、烘干、壓印到最后稱量,對每一道工序進行革新、改造,充分發揮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其間,技術人員與車間工人們自己動手創制、革新了很多設備,沒有金幣坯餅拋光機,就研制多臺半手工拋光機,工人們的手指都磨破了,但保證了拋光工藝的質沒有無塵車間,就因陋就簡,保持清潔!靶茇垺苯饚旁谥袊脑囍坪蜕a,是中國技術人員和工人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優良傳統的生動寫照,也是改革開放初期全國人民意氣風發,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個縮影。

陳堅暢談1982版熊貓金幣的設計理念及創作感想
1982年4月,負責試制“熊貓”金幣的上海造幣廠向印制局第一次簽報了樣幣,但結果卻不甚理想。因為在金幣上表現的大熊貓是黑白兩色,在噴砂技術已達多樣化的今天固非難事,但在當時卻感覺難如登天。朱純德和上海造幣廠的工程師們反復研究樣幣,分析圖案、浮雕、金屬、雕刻手法和工藝之間的關系,在無數次移動和翻轉樣幣的過程中偶然發現:幣面的底面是鏡面的,可以顯現可移動黑影,即鏡面折射光造成的黑光影。在正常光線下, 鏡面顯現出黑色效果,這是個常見的現象,但卻如同“牛頓的蘋果”般令大家茅塞頓開。進而發現,在凸面浮雕部分,噴砂部分不折光——白色也出現了!中國造幣人進一步思考:如果把大熊貓的耳、眼、四肢使用鏡面,即可折光成黑色,而軀體其余部分使用凸面浮雕就可成為白色,這樣不就是黑白兩色的大熊貓圖案了嗎?
隨后,在朱桐蓀、嚴陽生等上海造幣廠領導的親自指揮下,開始“凹刻折光法”工藝的試驗。隨后,多位工藝美術師提交了雕刻作品,其中陳堅設計的坐姿吃竹的大熊貓,肢體布局合理,互不重疊,按其雕刻作品試制的樣幣最為成功:大熊貓的四肢采用國畫的傳統白描勾勒手法,精細地表現凸體線條。而里面是平面凹刻處理,經鏡面處理可強烈折光,顯現出實實在在的黑色。通過金屬鏡面折光特性和傳統雕刻技法的結合,以黃金的一種顏色,表現出黑白兩色的國寶大熊貓,創造了奇跡,“熊貓”金幣終于試制成功。


1982年9月15日,“熊貓”金幣正式向海外發行并一炮打響,銷售量節節攀升。從此,熊貓金幣成了中國金銀幣最著名的一張名片,享譽國際。
(轉載自《中國現代貴金屬幣賞析》第一冊)